未曾想过,与 俄罗斯 的缘分,并非始于蓝色梦幻的 贝加尔湖 ,亦非声名远播的 莫斯科 ,而是之前未曾听闻、似是遥不可及的“荒蛮”之所——堪察加
机缘巧合,种草多年的 阿拉斯加 今年仍未成行!眼看又到棕熊捕鱼季,偶然发现某旅行社的宣传主页上叼着鲑鱼的萌蠢棕熊、景观雷同的火山冰川,更重要一点——距离 阿拉斯加 当真不远😄
在 俄罗斯 ,“堪察加”一直就是遥远边陲的代名词,至今仍如同 新西伯利亚 一样属于让人闻之色变的“流放之地”。或许正因如此,堪察加才能在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中幸存下来,成为一片少有人踏足的土地,坐拥这个星球上最原始、最独特、最迷人的自然风貌(摘自 俄罗斯 旅游中文网)
9天的行程,其中7天与堪察加海、陆、空全方位的亲密接触,如愿看到棕熊捕鱼、邂逅每晚最美夕阳、完成人生几次重大突破!期间,有欢笑 、有感动 、有惊喜 、有惊吓 !——非常独特的一次旅行体验,对强悍民族的固有印象,又增添了一份野性与原始
原来,你是这样的堪察加……
D01 8月21日 北京-海参崴-勘察加
目前,从国内抵达堪察加尚无直飞航线,本次中转借道 海参崴
凌晨1:55的航班,提前一晚机场集合。两小时的飞行时长,抵达 海参崴 ——毕竟是我们大 中国 的旧土 ,两地时差三小时
此刻,天空飘起小雨,想起一周前启程的团队遭遇到的连续阴雨,心中不禁敲起了小鼓
集体出关还算顺利,倒是留在最后负责“压阵”的领队,颇费了些周折
一路小跑,赶在起飞前“精准”登机
续接3个小时的空中飞行
伴随舷窗外火山轮廓的渐渐清晰
堪察加,我们来了~~
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,如此拗口难记的名字
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:位于太平洋边缘的阿瓦恰湾海岸, 俄罗斯 堪察加边疆区首府,堪察加半岛最 大城 市。建于1740年,名字来源于白令舰队下的 圣彼得 号和 圣保罗 号,20世纪是苏联渔业加工中心(主要是鲑鱼和螃蟹),自苏联解体后, 俄罗斯 政府把捕鱼权出售给外国
作为到访堪察加半岛旅客的基地,该市二十家公司提供由猎熊到滑翔伞的旅游产品。由于交通不便(是世界上继 秘鲁 伊基托斯后第二大不能以公路到达的城市),致使旅费高昂,但堪察加半岛的景色仍然吸引各地的旅客前来
机场很小
短暂的摆渡车接驳
边区正向我们招手呢
迄今为止,最具特色的行李提取大厅
俨然一座蔬菜大棚
与地陪导游会和
首先完成“规定动作”
乌兹别克风味餐
味道不错,热量不低
餐毕,餐厅周边游走
几分钟车程,市区坐标建筑——双熊漫步
行前翻查旅行攻略,出镜率最高的非这两头口叼鲑鱼的棕熊莫属
刻于其上的碑文注释:旅程,从这里开始……
此时
此地
距离 北京 3512公里
结束了持续一周的阴雨
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鲜活
云朵悬浮于火山之巅
由于连续转乘飞机,为了有效缓解旅途疲劳,按照既定行程计划,入驻宾馆稍作休整
作为 新兴 的旅游城市,配套设施尚不够完善,但好在房间够大!床够宽!面朝大海!
期待当晚的落日余晖
没有比这晴好天气更适合登高望远了,强烈建议导游提前出发 ——后来证明,太过冲动的建议
旅行车将我们送至半山腰,剩下就全靠自己的腿脚了
随着海拔高度的攀升,阿瓦恰和科里亚克两座大型火山以不同姿态呈现于眼前
运气不错,通往观景平台的步行栈道于上周刚刚建成
伴着浓浓的油漆味,一路前行
傍晚时分的阳光,洒在身上暖暖的
观景平台可以俯瞰阿瓦恰海湾全貌
话说这造型是不是很贵气
从观景平台下来,已近19:30,太阳丝毫没有下落的意思
此时,温度已然骤降,山风吹得人瑟瑟发抖
由于旅行车无法爬坡上山,随行的“收容”车座位有限,大家彼此谦让着轮流上车避风取暖 ,剩下的团友紧紧围坐于观景亭中,依靠彼此体温静候夕 阳西 下 ——极富喜感的画面,异常想念行李箱里的羽绒服
这可是堪察加最最“温暖”的八月,本人可是出了名的南极人 ——此时此刻,对提前登山的建议懊悔不已
该来的
终归还是来了
由于风大,原定的野外BBQ炖大马哈鱼临时改为中餐
除了菜凉点,真的没毛病
期待明日观熊之旅